【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衛生寶鑒 卷五 勞倦所傷虛中有熱 調中益氣湯101】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8-21 22:58
標題: 【衛生寶鑒 卷五 勞倦所傷虛中有熱 調中益氣湯101】

衛生寶鑒 卷五 勞倦所傷虛中有熱 調中益氣湯101

 

 

【調中益氣湯】 治因飢飽勞役。

 

損傷脾胃。

 

元氣不足。

 

其脈弦或洪緩。

 

按之無力。

 

中指下時一澀。

 

其證身體。

 

沉重。

 

四肢困倦。

 

百節煩疼。

 

胸滿短氣。

 

膈咽不通。

 

心煩不安。

 

耳鳴耳聾。

 

目有瘀肉。

 

熱壅如火。

 

視物昏花。

 

口中沃沫。

 

飲食失味。

 

忽肥忽瘦。

 

怠惰嗜臥。

 

溺色變赤。

 

或清利而數。

 

或上飲下便。

 

或時飧泄。

 

腹中虛痛。

 

不思飲食。

 

黃 (一錢) 人參 甘草(炙) 當歸白朮(各錢半) 白芍藥 柴胡 升麻(各三分) 橘皮(二分) 五味子(十五個) 上十味。

 

 咀。

 

作一服。

 

水二盞。

 

煎至一盞。

 

去滓。

 

溫服。

 

食前。

 

論曰。

 

內經云。

 

勞則氣耗。

 

熱則氣傷。

 

以黃 甘草之甘。

 

泄熱為主。

 

以白芍藥。

 

五味子之酸。

 

能收耗散之氣。

 

又曰。

 

勞者溫之。

 

損者溫之。

 

以人參甘溫。

 

補氣不足。

 

當歸辛溫。

 

補血不足。

 

故以為臣。

 

白朮、橘皮。

 

甘苦溫。

 

除胃中客熱。

 

以養胃氣而為佐。

 

升麻、柴胡苦平。

 

味之薄者。

 

陰中之陽。

 

為脾胃之氣下溜。

 

上氣不足。

 

故從陰引陽以補之。

 

又以行陽明之經為使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dds-gov-cn.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