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塊莖】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0 07:34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塊莖】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塊莖

 

莖為維管束植物連接葉與根的器官,通常位於地上而直立,但亦有位於地下者,而稱之為地下莖。

 

地下莖又因其形狀、習性不同,再分為根莖(Rhizome)、球莖(Corm)、鱗莖(Bulb),及塊莖(Tuber)。

 

塊莖實為地下莖中根莖先端膨大,而形成之短粗之肉質部分。

 

最熟知之塊莖為馬鈴薯。

 

塊莖一端有一顯著之痕跡,即為與根莖連接之處。

 

其表面有許多芽眼,每個芽眼之隆起部分,具有一小形鱗片狀葉。

 

葉腋常有數個芽,通常為三個。

 

塊莖既為莖之變形,其鱗片葉及葉腋之芽,實與地上莖枝條上之葉及葉腋之芽相當,芽眼即為節部,相鄰二芽眼間即為節間部分。

 

塊莖內部構造亦與典型之莖相同,具有表皮、周皮、維管束鞘、木質部與韌皮部,及多數之薄壁貯存細胞與髓部。

 

當將馬鈴薯分割種於土中時,其芽眼內之芽萌發形成地上莖,或橫行於地中成為不含葉綠素的根莖。

 

其上亦有節與節間,節上亦有鱗葉。

 

待地上部產生剩餘之養料時,則根莖尖端膨大,形成馬鈴薯之塊莖。

 

塊莖既為莖之變形,當具有莖之功能。

 

但塊莖主要之功能,僅為養分之貯存與繁殖而已。

 

(柳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88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sdds-gov-cn.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